在医院的日常工作中,化学治疗作为治疗癌症等严重疾病的重要手段,其安全性与有效性备受关注,在化疗药物的使用与处理过程中,往往存在一个“隐形杀手”——药物的化学残留与不当处理。
问题: 如何确保化疗药物在配置、使用及废弃过程中的安全,以减少对医护人员及环境的潜在危害?
回答: 确保化疗药物的安全处理,首先需严格遵循“三查七对”原则,即查对药品名称、浓度、剂量、时间、用法、患者身份及药物有效期,在配置化疗药物时,应使用专门的防护设备,如手套、口罩、护目镜及防护服,以减少药物直接接触皮肤或呼吸道的可能,配置后,应立即使用并避免长时间存放,以减少药物降解产生的有害物质。
对于使用后的废弃物,如一次性针头、注射器等,需严格按照医疗废物处理流程进行分类、封装及处置,防止药物渗漏造成环境污染,定期对工作区域进行清洁与消毒,使用专用清洁剂以中和残留的化疗药物。
医护人员应接受定期的培训与考核,确保对化疗药物的安全处理有足够的认识与技能,医院也应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,对化疗药物的使用与处理进行日常检查与评估,及时发现并纠正潜在的安全隐患。
化疗药物的安全处理是医院化学治疗中不可或缺的一环,它关乎每一位医护人员的健康安全及环境的保护,通过严格的操作规范、专业的防护措施及持续的培训与监督,我们可以将这一“隐形杀手”的威胁降到最低。
发表评论
安全处理化疗药物,如同应对'隐形杀手’,需严格遵循操作规程与防护措施。
添加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