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繁忙的医院工作中,作为一位专注于肠道健康的护士,我时常遇到患者因“无症状”而忽视肠癌筛查的情况,肠癌的隐匿性使其成为“沉默的杀手”,即使没有明显的不适,也可能已经悄然发展,我们就来探讨一下,为何“无症状”并不意味着“无风险”,以及为何早期筛查对于肠癌防控至关重要。
为何“无症状”不等于“无风险”?
要理解的是,肠癌的早期阶段往往没有明显的症状,如腹痛、便血等,这些症状通常在肿瘤发展到中晚期时才较为明显,仅凭自身感受来判断是否需要检查,往往会错过最佳干预时机。
早期筛查的重要性
1、提高生存率:早期发现并治疗肠癌,五年生存率可高达90%以上,而晚期肠癌的五年生存率则大幅下降。
2、预防恶化:通过定期筛查,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癌前病变,如息肉,从而防止其恶变为癌症。
3、心理安慰:对于个人而言,了解自身健康状况能给予巨大的心理安慰,减少因未知而产生的焦虑和恐慌。
推荐筛查方法
粪便隐血试验:简单易行,作为初筛手段,能检测出粪便中的微量血液,提示肠道异常。
结肠镜检查:被誉为“金标准”,能直观观察肠道内部情况,并可进行活检和息肉切除。
CT结肠成像:对于不愿或不能接受结肠镜检查的患者,这是一种无创的替代方案。
行动呼吁
无论是否有明显症状,建议从50岁起开始进行肠癌筛查,并根据医生建议和个体情况调整筛查频率,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,如合理饮食、规律运动和避免过度饮酒,也是预防肠癌的重要措施。
“无症状”不等于“无风险”,及早行动,为健康护航。
发表评论
无症状不代表安全,肠癌早筛是预防关键。
添加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