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炎炎夏日,渔民们常常需要在高温下进行长时间的海上作业,这不仅考验着他们的专业技能,更对他们的身体健康提出了严峻挑战,中暑作为常见的职业病之一,对渔民的身体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,作为医院的专业护士,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如何预防渔民在海上作业中的中暑风险。
1. 了解中暑的危害
中暑是由于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,身体调节体温的能力失衡,导致体温急剧升高而引发的疾病,轻者可能出现头痛、恶心、虚弱等症状,重者则可能引发热射病,出现高热、意识模糊、抽搐甚至昏迷,危及生命。
2. 预防措施
(1)合理安排作业时间:尽量避免在日照最强烈的10点至16点之间进行户外作业,可以调整作业计划,利用早晚较为凉爽的时间段进行捕捞。
(2)穿着透气轻便的衣物:选择棉质或合成纤维材质的衣物,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吸汗和透气性,有助于调节体温,佩戴宽边帽和太阳镜,减少阳光直射。
(3)充分补水:在海上作业时,应定时补充含电解质的饮料或水,避免因出汗过多导致的脱水,切记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,因为那时身体已经处于缺水状态。
(4)使用防晒用品:涂抹高SPF值的防晒霜,并定期补涂,以保护皮肤免受紫外线伤害,使用遮阳篷或帐篷等遮阳设施,减少阳光直射。
(5)监测身体状况:渔民应时刻关注自己的身体反应,如出现头晕、恶心、乏力等症状时,应立即停止作业并寻求阴凉处休息,必要时可服用防暑药物或就医。
3. 总结
渔民作为特殊职业群体,其健康问题不容忽视,通过合理安排作业时间、穿着透气衣物、充分补水、使用防晒用品以及监测身体状况等措施,可以有效预防中暑风险,渔民自身也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,将健康放在首位,才能确保他们在海上作业时既能保障生产安全,又能维护自身健康。
发表评论
渔民在海上作业时,应穿着透气防晒服、戴宽边帽和墨镜并携带足够的水分与防暑药品来预防中署。
添加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