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于儿童的传染病,在春夏季节尤为高发,它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,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,一旦孩子感染,会给家长带来诸多担忧,也需要医护人员格外关注。
手足口病的症状通常较为明显,初期可能出现发热、咳嗽、流涕等类似感冒的症状,随后口腔黏膜会出现散在疱疹或溃疡,手、足、臀部等部位也会陆续出现斑丘疹、疱疹,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,疱内液体较少,这些症状会给孩子带来不适,影响他们的日常活动和进食。
对于手足口病的诊断,医生主要依据孩子的临床表现、流行病学史等进行判断,实验室检查如病毒核酸检测等可进一步明确诊断,一旦确诊,及时的隔离治疗至关重要,这既能防止病毒传播给其他孩子,也有利于患儿自身的康复。
在护理方面,首先要关注孩子的体温,发热时,可根据体温情况采取适当的降温措施,低热时,可通过物理降温,如用温水擦拭孩子的额头、颈部、腋窝、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,帮助散热,若体温超过 38.5℃,则需遵医嘱使用退烧药,防止高热惊厥的发生。
口腔护理不容忽视,由于口腔疱疹或溃疡会引起疼痛,孩子可能不愿进食,家长可在饭后用生理盐水或温水帮孩子漱口,保持口腔清洁,饮食上要选择清淡、易消化的食物,避免过热、辛辣、酸、粗、硬等刺激性食物,以免加重口腔疼痛,可以将食物放凉一些再给孩子吃,鼓励孩子少量多次进食,保证营养摄入。
皮肤护理也很关键,要注意保持孩子皮肤清洁,避免搔抓疱疹,防止破溃感染,孩子的衣物要选择柔软、宽松的棉质品,勤换洗衣物,如果疱疹有破溃,可在医生指导下涂抹相应的药膏。
家长要密切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,留意孩子的精神状态、体温变化、有无肢体抖动、呼吸急促等情况,如有异常应及时告知医生,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。
手足口病虽然常见,但只要我们做好防控和护理工作,就能有效降低其危害,家长要注意孩子的个人卫生,勤洗手,避免带孩子去人员密集、空气流通差的场所,幼儿园、学校等集体单位要做好晨午检、因病缺勤追踪登记等工作,一旦发现疑似病例,应及时隔离并通知家长带孩子就医,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,让孩子们远离手足口病的困扰,健康快乐成长。
发表评论
了解手足口病,掌握防控与护理知识是守护孩子健康的基石,科学预防、细心照护让孩子远离疾病困扰。
手足口病防控关键在于早发现、勤洗手,护理需细心隔离与温和治疗。
掌握手足口病防控与护理,守护孩子健康成长。
添加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