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注肝硬化,守护肝脏健康防线

肝硬化,作为一种严重的肝脏疾病,正逐渐威胁着人们的健康,它宛如隐匿在身体里的“沉默杀手”,悄无声息地侵蚀着肝脏的正常功能,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。

肝硬化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,多种因素长期作用是其主要成因,病毒性肝炎是最为常见的诱发因素之一,如乙肝、丙肝病毒的持续感染,会不断损伤肝细胞,促使肝脏纤维组织增生,进而引发肝硬化,长期大量饮酒也是不可忽视的危险因素,酒精对肝脏的毒性作用日积月累,会干扰肝脏的正常代谢和解毒功能,逐步将肝脏推向肝硬化的边缘,自身免疫性肝病、遗传代谢性疾病等也可能成为肝硬化的“导火索”。

肝硬化早期,患者可能并无明显症状,或者仅有一些轻微的不适,如乏力、食欲减退、腹胀等,这些症状往往容易被忽视,导致病情逐渐发展,随着病情的加重,肝脏功能严重受损,会出现一系列较为明显的症状,肝功能减退会引发黄疸,使患者皮肤和巩膜发黄;凝血功能障碍可导致鼻出血、牙龈出血等出血倾向;内分泌失调会出现蜘蛛痣、肝掌等体征,门静脉高压则会引发腹水,腹部逐渐膨隆,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。

对于肝硬化的诊断,需要综合患者的病史、症状、体征以及相关检查结果,血液检查中的肝功能指标、病毒学指标等能反映肝脏的功能状态和病因;腹部超声、CT 等影像学检查可以清晰地观察肝脏的形态、结构以及有无腹水等情况;肝穿刺活检则是诊断肝硬化的“金标准”,能准确判断肝脏纤维化的程度和类型。

关注肝硬化,守护肝脏健康防线

一旦确诊为肝硬化,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,治疗的目标是延缓疾病进展,减少并发症的发生,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,病因治疗是关键,针对不同的病因采取相应的措施,如抗病毒治疗乙肝、丙肝,戒酒等,患者需要注意休息,保证充足的睡眠,以利于肝脏的修复,饮食上要遵循高蛋白、高热量、易消化的原则,避免食用粗糙、坚硬的食物,防止划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而引起出血,药物治疗方面,可根据病情选用抗纤维化、保肝等药物,对于出现腹水等并发症的患者,还需要进行相应的对症治疗,如利尿、补充白蛋白等。

肝硬化虽然是一种严重的疾病,但只要我们提高对它的认识,做到早发现、早诊断、早治疗,积极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,并注意日常生活中的护理,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病情,延缓疾病的发展,为患者争取更好的生活,让我们共同关注肝硬化,守护肝脏健康防线。

相关阅读

添加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