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医院的日常护理工作中,急性肠炎是较为常见的病症之一,它起病急骤,常常给患者带来不小的痛苦。
急性肠炎多由细菌、病毒感染,或饮食不当、腹部着凉等因素引发,患者通常会突然出现腹痛、腹泻、恶心、呕吐等症状,腹痛一般较为剧烈,多为阵发性绞痛,疼痛部位常在脐周或下腹部,腹泻频繁,大便多呈水样便,严重时一天可达十余次,恶心、呕吐也较为常见,吐出物多为胃内容物,这些症状不仅让患者身体不适,还会导致脱水、电解质紊乱等严重后果。
记得有一位年轻的患者,因聚餐时食用了不洁食物,当晚就出现了急性肠炎的症状,他腹痛难忍,不停地跑厕所,整个人虚弱无力,我们迅速对他进行了护理评估,测量生命体征,观察症状变化,由于他腹泻严重,我们及时为他补充水分和电解质,防止脱水,给予他缓解腹痛的药物,并密切关注他的病情发展,经过几天的精心护理,患者的症状逐渐缓解,身体也慢慢恢复了健康。
对于急性肠炎患者的护理,饮食调整至关重要,在疾病初期,患者肠道较为脆弱,应禁食一段时间,让肠道得到充分休息,之后,可逐渐给予清淡、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,如米汤、粥等,避免食用辛辣、油腻、刺激性食物,以免加重肠道负担,要注意饮食卫生,餐具定期消毒,防止再次感染。
预防急性肠炎也不容忽视,日常生活中,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,不吃生冷食物,避免食用变质食物,注意饮食卫生,饭前便后要洗手,加强锻炼,增强体质,提高肠道的抵抗力,对于一些易感染人群,如儿童、老人、免疫力低下者等,更要注意预防。
急性肠炎虽然来势汹汹,但只要我们及时发现、正确护理,患者大多能较快康复,作为护士,我们要时刻关注患者的病情,给予他们专业的护理和关怀,帮助他们战胜疾病,恢复健康,通过健康宣教,让更多的人了解急性肠炎的预防知识,减少疾病的发生,守护大家的肠道健康。
添加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