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医院护理工作中,电解质紊乱是一个频繁出现且不容忽视的问题,它就像隐藏在暗处的“隐形杀手”,悄无声息地影响着患者的健康,甚至危及生命。
电解质,这个看似陌生的词汇,实则对人体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,钠、钾、氯、钙、镁等电解质,它们维持着人体细胞内外的渗透压平衡,参与神经冲动传导、肌肉收缩以及各种化学反应,任何一种电解质的失衡,都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的症状。
以低钾血症为例,患者常常会感到全身乏力,严重时甚至连简单的肢体活动都变得困难,胃肠道也会受到影响,出现腹胀、恶心、呕吐等症状,导致进食减少,进一步加重身体的不适,心脏方面,低钾可引起心律失常,严重的心律失常可能会导致心脏骤停,瞬间夺走患者的生命。
高钾血症同样危险,患者可能会出现肢体麻木、感觉异常,随着血钾进一步升高,会影响心脏的电活动,导致心跳减慢、传导阻滞,甚至心脏停搏。
引起电解质紊乱的原因多种多样,长期禁食、严重呕吐或腹泻会导致大量电解质丢失;肾脏疾病影响电解质的排泄功能;某些药物的使用也可能干扰电解质平衡,一些利尿药在促进尿液排出的同时,也会带走大量的钾离子。
作为护士,我们需要时刻保持警惕,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,准确记录患者的出入量,包括尿量、呕吐物量、粪便量等,因为这些信息对于判断电解质平衡至关重要,定期为患者进行血液电解质检查,根据检查结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。
在护理过程中,我们要向患者及家属做好健康宣教,告知他们保持饮食均衡的重要性,鼓励多摄入富含电解质的食物,如香蕉、橙子、菠菜等,对于需要长期服药的患者,详细解释药物可能对电解质的影响,提醒他们按医嘱定期复查。
电解质紊乱虽然可怕,但只要我们医护人员提高认识,加强监测,及时发现并处理,就能有效地预防和纠正,守护患者的健康,让我们携手共进,与这个“隐形杀手”作斗争,为患者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。
发表评论
警惕电解质紊乱,守护健康防线——隐形杀手不可忽视。
添加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