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建设领域,铁路工程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一环,它如同大地的脉络,贯穿城市与乡村,连接着经济发展的各个节点,铁路工程建设环境复杂、任务艰巨,在施工过程中,医护人员的专业保障不可或缺。
铁路工程通常在野外进行,施工地点分散且条件艰苦,施工人员长时间暴露在各种恶劣环境中,面临着诸多潜在的健康风险,高温天气下,中暑成为常见的问题,当气温攀升至35摄氏度以上,人体散热困难,极易引发中暑症状,轻者头晕、恶心、乏力,重者可能出现高热、抽搐甚至昏迷,作为护士,我们要时刻关注施工人员的身体状况,提前做好防暑降温措施,在施工现场配备充足的饮用水和防暑药品,像藿香正气水、清凉油等,定期组织施工人员进行防暑知识培训,确保他们了解中暑的症状及应对方法。
而在冬季,低温寒冷可能导致冻伤,当气温低于0摄氏度,皮肤长时间暴露在外,就容易发生冻伤,手部、脚部等末梢部位是冻伤的高发区,我们会指导施工人员正确佩戴保暖手套、厚棉鞋等防护用品,同时提醒他们注意肢体的保暖和活动,避免长时间静止不动导致血液循环不畅,一旦发现有轻微冻伤迹象,如皮肤发红、麻木等,要及时采取保暖复温措施,如用温水浸泡冻伤部位,但水温不宜过高,一般在37 - 40摄氏度为宜,浸泡时间约15 - 30分钟,然后轻轻擦干,涂抹冻伤膏进行护理。
铁路工程施工中还存在着机械伤害、高处坠落等意外风险,如果不幸发生创伤出血,我们护士必须迅速行动,首先要立即对伤口进行止血包扎,根据伤口的部位和出血情况选择合适的止血方法,对于较小的伤口,可采用直接压迫止血法,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按压在伤口上,持续施压5 - 10分钟,如果是较大的动脉出血,应采用止血带止血,但要注意正确使用,每隔一段时间需放松一下,避免肢体缺血坏死,要尽快将伤者送往附近的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清创缝合和抗感染治疗,防止伤口感染引发更严重的后果。
在铁路工程建设的漫长征程中,我们医护人员就如同守护健康的卫士,时刻准备着应对各种突发状况,为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,我们深知,只有保障了施工人员的健康,才能让铁路工程建设顺利推进,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铺设坚实的轨道。
发表评论
铁路建设一线,医疗保障如影随形,确保工人健康安全是工程顺利推进的坚实后盾。
添加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