急性出血性结膜炎,又称“红眼病”,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眼部疾病,它主要由肠道病毒70型或柯萨奇病毒A24型引起,传播速度快,可通过接触患者的眼部分泌物、共用毛巾、脸盆等途径迅速扩散,了解其症状、传播途径及防治护理方法,对于保护眼睛健康至关重要。
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症状较为明显,起病急骤,通常在接触病毒后的18 - 48小时内发病,患者会感觉眼部异物感、刺痛,伴有畏光、流泪等症状,结膜明显充血,严重时呈鲜红色,就像眼睛布满了血丝,眼睑红肿,球结膜下可见点状或片状出血,看起来十分吓人,分泌物增多,起初为浆液性,之后可变为脓性,容易糊住眼睛,病情严重者还可能出现耳前淋巴结肿大、压痛等症状。
这种疾病的传播途径广泛,令人防不胜防,最主要的传播方式是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,患者用手揉眼后,手上沾染了病毒,再接触他人的眼睛、口鼻或其他黏膜部位,就容易导致病毒传播,共用毛巾、手帕、脸盆、眼药水等物品,也会使病毒在人与人之间迅速传播,在一些人员密集的场所,如学校、幼儿园、游泳池等地,如果卫生条件不佳,一旦有患者发病,很容易造成大面积感染。
对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,预防工作至关重要,要注意个人卫生,勤洗手,避免用手揉眼睛,尤其是在接触公共物品后,更要及时洗手,减少病毒沾染的机会,保持眼部清洁,不用脏手或不洁物品接触眼睛,在公共场所,尽量不使用公用毛巾、脸盆等,提倡使用一次性用品,如果去游泳池游泳,要选择水质卫生达标的场所,并佩戴密封性好的游泳眼镜,防止泳池中的病毒进入眼睛。
一旦感染了急性出血性结膜炎,及时的治疗和正确的护理必不可少,患者应立即就医,遵循医嘱使用眼药水或眼药膏进行治疗,治疗期间,要严格按照规定的频次用药,确保药物能有效控制病情,注意休息,保证充足的睡眠,避免过度用眼,让眼睛得到充分的恢复,饮食上,要清淡易消化,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,增强身体抵抗力,患病期间,要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,防止疾病传播给他人,用过的毛巾、手帕等物品要及时清洗消毒,可采用煮沸或暴晒的方法,以杀灭病毒。
急性出血性结膜炎虽然传染性强,但只要我们做好预防措施,及时发现并治疗,就能有效控制病情,减少其对我们眼睛健康的危害,让我们时刻保持警惕,呵护好心灵的窗户,远离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困扰。
添加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