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小门把手,医院大隐患

在医院这个救死扶伤的特殊场所,每一个细节都关乎着患者的健康与安全,而那看似毫不起眼的门把手,却隐藏着诸多容易被忽视的风险。

医院里人员流动频繁,门把手被无数双手触摸,成为了病菌传播的潜在温床,患者本身免疫力相对较低,更容易受到病菌的侵袭,当他们握住被污染的门把手后,再触摸自己的身体,如眼睛、口鼻等部位,病菌就极有可能趁机进入体内,引发感染,流感季节,一个携带流感病毒的人触摸了门把手,下一位患者接触后,就很可能被传染,从而加重病情,延长住院时间。

不仅如此,门把手的清洁消毒工作也存在一定难度,由于其形状不规则,表面凹凸不平,普通的擦拭很难彻底清除污垢和病菌,很多时候,清洁人员可能只是简单地用湿布擦拭一下,无法达到真正的消毒效果,频繁使用的门把手很容易再次被污染,难以保持长时间的清洁卫生。

为了降低门把手带来的风险,医院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,要增加门把手的清洁消毒频次,可以使用专门的消毒剂,按照正确的浓度和方法进行擦拭,确保消毒效果,对于一些高风险区域的门把手,如病房、手术室、重症监护室等,更要加强消毒管理,做到随时清洁消毒。

可以考虑采用一些特殊的门把手设计或防护措施,安装感应式门把手,减少人员直接接触,降低病菌传播的几率,或者在门把手上覆盖一次性消毒巾,患者使用后及时更换,既能保证卫生,又方便快捷。

小小门把手,医院大隐患

医护人员和患者自身也应该提高对门把手卫生的重视,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前后要注意洗手,避免通过门把手间接传播病菌,患者在触摸门把手后,也尽量不要随意触摸其他部位,如有需要,可以及时洗手或使用消毒湿巾清洁手部。

小小的门把手,却关系着医院的感染防控大局,只有重视门把手的卫生问题,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,才能为患者创造一个更加安全、卫生的就医环境,减少病菌传播,助力患者早日康复,让我们共同关注医院里这个容易被忽视的角落,从细节入手,筑牢健康防线。

相关阅读

发表评论

  • 匿名用户  发表于 2025-02-12 13:50 回复

    小小门把手,藏匿病菌多;医院大隐患需防微杜渐。

添加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