皮肌炎是一种主要累及皮肤和肌肉的自身免疫性疾病,其发病率相对较低,但却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,了解皮肌炎的相关知识,对于医护人员提供精准护理以及患者积极配合治疗至关重要。
皮肌炎的症状表现较为多样,在皮肤方面,典型症状为眼睑周围出现紫红色斑疹,形似“熊猫眼”,这是皮肌炎较为特征性的皮肤改变,随着病情发展,皮肤病变可蔓延至颈部、上胸部、背部及四肢等部位,表现为弥漫性红斑、鳞屑、色素沉着或减退等,肌肉症状则主要表现为对称性肌无力,通常从四肢近端肌肉开始,逐渐累及其他肌肉群,患者可能会感到上楼、下蹲、举物困难,严重时甚至无法正常行走、穿衣、梳头,部分患者还可能伴有肌肉疼痛,尤其是在活动后加重。
皮肌炎的诊断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,详细的病史采集是关键,医生会询问患者症状出现的时间、进展情况、是否有家族史等,体格检查时,重点关注皮肤和肌肉的表现,实验室检查中,肌酸激酶、乳酸脱氢酶等肌肉酶水平通常会升高,这反映了肌肉的损伤程度,自身抗体检测如抗 Jo - 1 抗体等对诊断也有重要意义,影像学检查如肌肉磁共振成像(MRI),可帮助了解肌肉病变的范围和程度。
对于皮肌炎患者的护理,涵盖多个方面,在皮肤护理上,要保持皮肤清洁干燥,避免搔抓,防止皮肤破损引发感染,对于有红斑、鳞屑的部位,可根据医嘱使用温和的外用药物,在肌肉护理方面,急性期应让患者卧床休息,减少肌肉负担,但也要注意适当进行关节被动活动,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挛缩,待病情稳定后,逐渐增加主动运动,如散步、太极拳等,但要注意运动强度适中,避免过度劳累,饮食上,应给予高蛋白、高维生素、易消化的食物,以补充机体消耗,促进肌肉恢复,心理护理同样不可忽视,皮肌炎病程较长,患者易产生焦虑、抑郁等情绪,护士要多与患者沟通交流,给予关心和支持,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。
皮肌炎虽然是一种较为复杂的疾病,但通过早期诊断、规范治疗和精心护理,多数患者可以控制病情,提高生活质量,逐渐回归正常生活,医护人员应不断提升对皮肌炎的认识和护理水平,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。
添加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