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医院护理工作中,常常会接触到形形色色因饮食不当而引发健康问题的患者,坚果虽营养丰富,但食用方式和量若不恰当,也可能给健康带来隐患。
坚果富含蛋白质、油脂、矿物质、维生素较高的营养价值,对人体生长发育、增强体质、预防疾病等方面有着积极作用,坚果大多热量较高,例如杏仁、巴旦木等,每100克的热量可达500 - 600千卡左右,这就意味着,如果患者不注意控制食用量,很容易导致热量摄入超标,进而引发肥胖问题,肥胖又与多种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、糖尿病等密切相关,会加重患者的健康负担。
对于一些本身血脂较高的患者,坚果中的油脂成分可能会使血脂进一步升高,像核桃、腰果等,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,虽然有益健康,但过量食用可能干扰血脂代谢,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在日常护理中,向患者详细讲解坚果对血脂的影响,提醒他们根据自身血脂情况合理选择和控制食用量。
坚果质地较硬,对于一些牙齿不好或者胃肠功能较弱的患者来说,食用坚果可能存在困难,甚至会引发呛噎、消化不良等问题,有些老年人牙齿松动或缺失,咀嚼坚果不便;而胃肠功能差的患者,坚果中的膳食纤维可能不易消化,引起腹胀、腹痛等不适,这类患者应谨慎食用坚果,或者将坚果磨成粉、制成酱后适量食用。
在临床护理工作中,我们还会遇到一些患有口腔疾病或咽喉疾病的患者,坚果的外壳尖锐,食用时可能会刺激口腔黏膜,加重口腔疾病症状;而咽喉不适的患者,吞咽坚果可能会引起疼痛加剧,这些患者在疾病发作期应避免食用坚果。
有些患者可能会对坚果过敏,如对花生、开心果过敏等,过敏反应可轻可重,轻者皮肤瘙痒、皮疹,重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、过敏性休克等危及生命的情况,护理人员一定要叮嘱这类过敏患者,远离坚果及其制品,时刻警惕过敏风险。
坚果虽好,但食用需谨慎,作为医护人员,我们有责任向患者普及坚果食用的相关知识,帮助他们根据自身健康状况,科学合理地享用坚果带来的营养益处,避免因不当食用而损害健康,让健康饮食理念深入人心,助力患者更好地恢复健康。
添加新评论